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纾困诗句?
纾困有关诗句,例如:“不为一方纾积困,更雠遗孽有加租。”
出自: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 其三
全祖望 〔清代〕
君王百战定姑苏,逆命原非黔首辜。不为一方纾积困,更雠遗孽有加租。
序书何必烦多诰,筮易先闻罪后夫。近日累传宽大诏,三吴始得免流逋。
作者简介: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
舍家纾国难意思?
意思是舍弃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出处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於菟为令伊;自毁其家知;以纾楚国之难。”,意思是令尹子文源当令伊的时候,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
纾和疏的解释?
纾
(繁体字:紓) 拼音: shū 注音:ㄕㄨ
部首: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 7
简体部首:纟 简体部外笔画: 4 简体总笔画: 7
繁体部首:糸
五笔86:XCBH 五笔98: XCNH 仓颉: VMNIN 郑码: ZXXI 电码: 4782
笔顺编号:5515452 四角号码: 27122 UNICODE:7EBE
基本字义
(紓)
shū ㄕㄨˉ
缓和,解除:毁家~难(nàn )。
宽裕,宽舒。
延缓。
方言集汇
粤语:syu1
详细解释
纾
紓 shū〈动〉
(形声。从糸( mì),予声。本义:延缓)
同本义 [postpone]
纾,缓也。——《说文》
彼交匪纾。——《诗·小雅·采菽》
以纾楚国之难。——《左传·庄公三十年》
姑纾死焉。——《左传·文公十六年》
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左传·襄公八年》
又如:纾缓(宽缓;使宽缓);纾回(缓慢曲折)
宽缓;宽松 [relax;relieve]
民力稍纾,得以尽于田亩。——《宋史·李蘩传》
又如:纾放(抒发宽解);纾宽(宽舒)
解除;排除 [give relief;untie]
可以纾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是崇皞济而脩祀纾祸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纾难(解除国难);纾泄(解除发散);纾祸(解除祸患);纾忧(解除忧患)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紓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說文》緩也。《詩·小雅》彼交匪紓。 又《左傳·僖二十一年》紓禍也。《註》紓,解也。 又《廣韻》神與切,音杼。《集韻》上與切,音墅。義??同。《玉篇》紓或作舒。《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紓
緩也。从糸予聲。傷魚切
纾的读音与意义?
纾:读音shu第一声,缓和,解除的意思。组词:纾难:缓和,解除困难或者缓和解除灾难。造句:①她是我们的福星,是我们的纾难人,我们要永远感谢她。
②她为我们纾难,我们要永远记住她,永世成人念她。这个纾字比较不常用,也有人用于名字,如张纾,李纾。
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
(原文)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 愿罢之,以纾穷乏 (参考译文)现在土方作业木匠造房大肆复兴,不符合以前的诏令。希望解除(诏令)啊,以缓解(土木作业之人)贫困。纾:shū 缓和,解除,宽裕,宽舒。延缓。而求纾其民的纾是什么意思?
(形声。从糸( mì),予声。本义:延缓)
同本义
纾,缓也。——《说文》
彼交匪纾。——《诗·小雅·采菽》
以纾楚国之难。——《左传·庄公三十年》
姑纾死焉。——《左传·文公十六年》
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左传·襄公八年》
又如:纾缓(宽缓;使宽缓);纾回(缓慢曲折)
宽缓;宽松
民力稍纾,得以尽于田亩。——《宋史·李蘩传》
克艰纾难的意思?
表示战胜艰难困苦,清解各种阻碍的意思。
出处与详解
纾,解除,消除;难,灾难 解除灾难
1、后汉书·庞参传:“季子 来归,鲁 人喜其纾难。”
2、新唐书·陆贽传:“权以纾难,暂以应机,事有便宜,谋有奇诡。”
3、新五代史·闽世家·王鏻:“兵士在道不肯进,曰:‘得 文杰 乃进。’ 鏻 惜之不与,其子 继鹏 请与之以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