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条姐很久没有看这么禁欲的爱情片了。
电影整体上非常缓慢克制,甚至有一种挑战人耐性的意味。
但越是被压抑的,燃烧起来就越猛烈。
今年获得戛纳最佳编剧的爱情片——
《燃烧女子的肖像》
海报上,一位身着复古装的女子坚定地看向画外,裙角被一团火烧着了也浑然不知。
当你凝视她时,她也在凝视着你。
仅仅这样,就能把人的心给抓住。
神秘而暗藏热烈。
电影更是一上来,就让你屏息。
冷静地慢慢呈现:几个年轻的女孩一一抬起眼睛向前看。
教她们绘画的老师一边充当模特,一边指导:
“首先画我的轮廓……多花些时间观察,观察我肩膀摆放的姿势,还有手势。 ”
突然,老师舒展的手紧握起来。
接着镜头慢慢推上去,更压抑——
她问,是谁把画放在了她面前?
而画中正是那个裙角被火烧着的女子,在暗夜的映衬下耀眼着。
那是在18世纪的法国,一座封闭的孤岛上。
一位记忆高超的天才女画家,玛丽安。
得益于父亲的关系,她收到委托——
为待嫁的富家小姐埃洛伊兹画一张肖像画。
为什么要画肖像?
在那个包办婚姻的年代里,女人如同“货物”,充当婚姻的交易品,从一个男人的手中被交到另一个男人的手中。
而婚前彼此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因此需要肖像作证。
原本出嫁的应该是她的姐姐。
不幸的是,她的姐姐选择跳崖,以一种沉默且被逼无奈的方式来反抗这样的命运安排。
这件事情给了埃洛伊兹很大的打击。
当她朝着悬崖、迎着风一路狂奔时,她内心疑惑而充满愤怒。
“她为什么会想死?”
可她连问出来的勇气都没有。
只能拒绝与她母亲找来的画家合作,这是她唯一的自由。
而她的母亲之所以找来玛丽安。
一是因为她是个女人,不会引起埃洛伊兹的抵触。
二来玛丽安拥有高超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她可以在白天观察,晚上作画。
影片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男性露面。
全部的内容聚焦在女画家和富家小姐的身上。
但,男性对女性的桎梏却无处不在。
尤其是影片中的富家女埃洛伊兹,她即将要嫁给的一位米兰绅士,不过是她的母亲投射了自身对米兰的痴迷。
因为她的母亲在嫁做人妇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米兰。
她同样是在男权主导的环境里被束缚的女性。
而如今她又成为她的女儿在男权社会生活的代言人。
影片在前一个小时的铺垫里,让陌生的两个女人在观看与被观看之间萌发了禁忌的爱意。
当玛丽安第一次完成画之后,希望第一个看到的是埃洛伊兹。
没想到,埃洛伊兹一个反问就让玛丽安极度难过。
“在您眼中的我就是这样的吗?”
的确,第一幅画的依然是站在男性审美角度画出的传统画像。
端庄贤淑但缺少生命力。
玛丽安一气之下,毁掉了画像。
在埃洛伊兹的母亲要开除她时,埃洛伊兹竟然要求留下她,并答应会配合玛丽安完成肖像画。
接下来,埃洛伊兹母亲的离开让两个人暂时忘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既定的婚约。
她们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体验性与爱情。
小心翼翼而又难以遏制冲动。
最终,爱火越烧越旺。
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幕,便是那场“燃烧”戏。
玛丽安和埃洛伊兹带着女仆去参加篝火晚会,不同面貌的女性围着篝火唱歌。沉浸在高亢欢快的歌声中,耀眼的火光两头,她们两人如磁石般相互吸引。
而无法公然示众的爱情只能通过目光传递。
埃洛伊兹走在篝火旁,不小心烧到了她的裙角,而她还一直看着火光对面的玛丽安。
那一刻无需言说, *** 已在胸中燃烧。
只不过,是“闷烧”。
她们的欲望从一开始就是被禁止的。
条姐对其中一个细节特别感兴趣。
为什么玛丽安多次看到穿着白衣的埃洛伊兹,随即就消失?
答案在古希腊神话中。
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克的悲剧爱情故事。
俄耳甫斯是一位悲剧英雄,和仙女欧律狄克相爱。当妻子被咬伤丧命后,他决定前往冥界将妻子带回人间。他用优美伤感的音乐感动了冥界主宰者哈迪斯,但是有一个条件:在俄耳甫斯走出冥界之前绝对不可以回头看她。
两人一前一后的默默行走,穿过了幽谷和深渊。咬伤未好的欧律狄克此刻并不明白为什么丈夫对她这么冷淡,只在前面默默前进。直到人间的曙光慢慢出现时,俄耳甫斯决定回头安慰妻子,然而却忘了冥王的嘱托,妻子被拉回冥界,只剩下俄耳甫斯独自返回人间。这暗示了她们注定分离的命运。
导演瑟琳·席安玛用极其细腻的镜头语言,精准把握了历史中被压抑的女性声音和身体。
但在非常明显的时代背景下,剧情仅仅围绕两人的情史。
或许,是因为导演和主演阿黛尔·哈内拉曾是伴侣,影片中带入了很多真实的情感。
但匠气太重,很难引起共鸣。
她让她们在绘画观察中陷入 *** ,在 *** 燃烧中唤醒自我意识。
但其反抗和批判的内容并没有拓展至社会和文化的深度。
最后,闭上眼留在脑海里的只是如油画般唯美的电影画面。
再加上18世纪的复古装扮。
可谓是本年度最美的爱情片。
年关将至,上了多家外媒的年度十佳电影榜单。
豆瓣评分从7.5上升至8.5。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
MTC高达95,获得必看认证!四星推荐,也许它会成为你心中的年度十佳电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