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3年10月5日 奉贤农家乐
太太有个好朋友的老家是在奉贤的,虽然兄妹三人都已经在上海市区工作,买房,成家,不过父母却还在老家生活,并不愿意离开故土。当然,上海距离奉贤也不是很远,开车不过两个小时,就能够回到农村了。国庆节的第五天,我们就应邀前往了。
我的父亲在考上大学以后才离开农村,我生下来就不是“乡下人”了,不过我的故土情结还是那么深刻。我的老家在嘉定的桃浦,现在好像属于普陀区了。那里距离上海市区更近,现在更是通了地铁,基本上40分钟可以抵达人民广场了。可惜农村的土地和房子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已经被征用了,我们也就失去了可以经常回去看看的故土。
记得小时候,每逢假期,父亲是必然要带着我去爷爷奶奶家的,作为家里面唯一的孙子,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直到现在,我叔叔的女儿,我的堂妹,说到此处,都会怏怏不乐。爷爷奶奶家,是个大平房,并没有院子,在屋外,有造了一间带灶头和烟囱的厨房。每当我回去的时候,爷爷奶奶必然会杀一只自己养的鸡,在大锅里面慢慢炖上,那满屋的香味,到现在还能让我有垂涎欲滴的感觉。到了晚上,奶奶会在大锅边烧热水的一个小锅里,拿出两个煮好的鸡蛋塞给我,有时候,我会捏着一个温暖的鸡蛋,酣然入睡。直到今天,我对于鸡蛋的喜爱也远超一般人,平时没菜的时候,只要有一碗炖蛋,我是可以吃两碗米饭的。可惜的是,在我还在读小学和高中的时候,爷爷奶奶分别离我而去了,他们都没有等到他们最喜爱的孙子赚钱孝顺他们的日子,每每想到此处,我都会有点黯然,甚是遗憾。
农村的汤圆是在重要节日或者结婚的日子才会包的。上海农村包汤圆的方式比较特别,芝麻或者豆沙的甜汤圆,是搓成圆圆的;而菜肉馅的咸汤圆后面会留一条小尾巴,以便加以区别。柴火灶头里面煮出来的汤圆是极美味的,小时候基本吃两个会打饱嗝了,现在也许可以吃三个。朋友很热情,按照上海农村招待贵客的级别搞了一大桌子的菜。在我小时候,农村的婚丧嫁娶整个村子都会来帮忙的,每家除了提供桌椅板凳之外,还会提供各自家的碗和盆,为了不要拿错,每家的碗底或者盆底,都会刻上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基本上一个村子也就三四个姓,刻姓是无法确认是谁家的。在农村吃饭,是没有酒杯的,大家坐下以后,每个人面前都会有一个小碗,先倒上酒,酒喝完之后,喝一碗汤,最后盛上米饭,大家都会再舀一些红烧肉或者红烧鱼的汁水在饭上,捣一下,这样的米饭才是最美味的。问了一下朋友,她家的习惯竟然和我们家是一模一样的,顿时更觉快乐,再加一大碗米饭淋上肉汤,吃得酣畅淋漓。
饭后在周边走走,看到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无论走遍天涯海角,看来我的根还在沪郊的农村,听着“妮,妮,妮”的乡音,是那么美妙动听,仿佛早已刻入了我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