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民俗君
题记:“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01
阆中北街与迎恩街交汇处,过去的猪市坝坝旁有一家中医诊所,名唤“杨勤修中医诊所”。杨勤修是谁?大抵老阆中人不会陌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此翁耄耋之年,阆中中医界响当当的“薅实角色”(川北土话,厉害之意),手段高明,药到病除,尤其在小儿科方面医技精湛,在阆中城“响亮”了半个多世纪。因曾是阆中市中医医院的副院长,大名鼎鼎的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故许多人又亲切称之为杨院长。
记得七八十年代,阆中县城不大,城里头医院也少,医疗设备及手段相对比较简陋和简单。当时城区也没如今这么多的医院和诊所,无外乎城关镇医院(前身是公私合营后的阆中县中医联合诊所,今阆中市中医医院),县医院(前身为清末外国人办的同济医院,今阆中市人民医院)两家,再就是后来丝绸两厂的职工医院。不过,古城人瞧病都主要是往前面这两家跑。
阆中几千年的古城,自然也是川东北地区著名的中医之乡,中医药文化和其它繁多的古城文化一样渊源流长。据县志记载,宋元明清以来阆中出现过不少的中医名家和中医世家。
如在宋代,阆中名中医陈承,一生悬壶济世,解救苍生疾苦。几十年潜心研修本草学,修订了巨著《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23卷,成为医疗典籍,几百年间被各地中医师奉为必修之课,中医馆的必备之书。清代名中医雷海清医术高超,妙手回春,悬丝切脉,如华佗在世。死后老百姓感念其德,在沙溪场为他修庙塑像,名噪一时,迄今被古城的居民津津乐道。
清代中医馆
过去老百姓生疮害病,一般都是找中医调理救治,传统就医习惯根深蒂固。特别是在民国到解放初期,阆中民间有著名的中医名医“八大金刚”,医德高尚,处方斗力,药到病除,享誉整个川东北地区。虽说清末时阆中已有外国教会开办的西医院,但费用高,除非是断手断脚等大的外伤或要“开膛破肚”的大病才往县医院跑,包括到了七八十年代,城里头的人一般常见病还是看中医,农村尤其更盛。因此中医在阆中有着很深的渊源,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患者源较为广阔。
记得那时,在阆中城里中医也很多,无论那个中医只要能够对症下药,经常开得了几副“斗力”的中药且短时间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管你用什么土方法洋办法治好了患者,保证用不了多久便声名鹊起,十传百,百传千,很快便路人皆知,甚至在川东北的苍溪、南部、仪陇等县份上都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力,成为古城里响当当、令人服气的“薅实角色”。
杨勤修老爷子就是样一位名中医。半世纪多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的办法给人治病,特别是看在小儿科方面硬是有“两把刷子”,乃至川东北地区一带都特别有名。这个印象伴随我们这代人整整三四十年的记忆,按杨老爷子的话说:“我都看了六十年多年病咯!”
不过,说来也有趣,过去老城区的人只要一提起杨勤修看儿科,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跑去他那里给娃儿看病,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春秋时候,走拢就是脱脱脱!脱啥?衣服噻!”然后大家会心一笑,看似调侃,言语间却流露的满是深深地敬佩。这是个什么梗?
原来有一年春天,二龙乡下七八个大人哭天抢地地抱着一个一多岁的男娃娃急急忙忙的跑去三陈街的中医院找杨医生。这男孩面红耳赤,呼吸急促,额头手心冒汗,高烧一夜不退,不思饮食,人已萎靡不振,奄奄一息。
杨医生把手伸进小孩的后背,内衣已经湿透,一问原因,原来这家大人昨日见孩子打了几个喷嚏,以为是伤风感冒了,于是马上给孩子穿上毛衣毛裤,棉衣棉裤,里三层外三层的裹起,结果到了晚上,娃儿便发高烧,一夜啼哭不止,一家人急的团团转,通宵未眠。天鱼肚白时连忙往城里赶,怕路上冷,又裹上毛毯。
做完检查后,杨医生叫他们立刻脱掉小男孩的棉毛衣裤,只保持正常的秋衣秋裤便可。此时,杨医生并不开药,只是说孩子没事,抱回去把湿透的内衣 *** 赶紧换掉,洗个热水澡,下午再抱过来看看如此而已。
孩子的父母半信半疑的抱着孩子走了,傍边的护士们也窃窃私语:这杨医生也太大胆了吧,娃儿都这个样子了,一点药也不开,如果出了事,咋个负的起这个责哦。看到大家惴惴不安的神情,杨医生只是笑而不语。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当杨医生刚到中医院,就见小男孩的婆婆、父母、七姑八姨又是一大堆人冲进了办公室,拉着杨医生的手大呼“活神仙”,小孩卸掉重负,已显得特别的精灵,不用说,病已痊愈。
这时杨医生才告诉他们原委:这是焐出来的热病。原来小孩子并没感冒,只是受环境 *** 打个喷嚏而已,大人就连忙胡乱的猛加衣裳,这样一来便破坏了孩子正常的体温平衡。小孩都是至阴至阳之体,冷得热不得,娃儿小,又不能说,好比是把娃儿放到火上烤一般,不发烧才怪。所以照顾小孩子一定要讲科学,否则,粗心大意,糊里糊涂,祸患无穷。
的确,小娃儿生病多半都是由于大人护理照顾不当,缺乏常识,迷信某些陈规陋习,不科学的溺爱所致。杨老爷子遇到这样情况非常多,凭着他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对这种“过度”溺爱的事,一般都是先这样处理。这件事在古城被传开,渐渐便演绎成上面的桥段。
02
2019年的夏末某天上午,天气清朗怡人,我邀杨老爷子在北门茶馆谈闲。两杯滚烫的清茶,热气氤氲缭绕,话题随着四溢的茶香便慢慢展开……
老爷子说他1939年出生,今年已八十岁了。但见他气质儒雅,精神矍铄,身轻体健,讲起话来中气十足,思维清晰,仿佛六十开外之龄,可见老爷子不光救治病人的医术高明,自我的养生之道也十分了得,效果彰显在姿态身形之间。
“57年我初中毕业时就被阆中县举办的中医培训班选中,从此便开始了漫长的医务工作生涯。当时我的老师正是号称阆中中医的‘八大金刚’。有陈绍尹、肖明初、赵寅谷,孙幼臣,邓玉久等……都是阆中响当当的名中医,但当时大都垂垂老矣,中医队伍已经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县卫生局为保持和发展中医队伍,特别在各学校选招了一批初中生充实中医药队伍。经过三年的严格培训和临床实践,我涉及了内科外科儿科等,中医西医全接触,由于这些老先生毫无保留的悉心传授,我们在各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考试,我成绩优秀,成为当时在全科方面学得比较好的学生之一……"老爷子打开话匣子,夸自己时还有几分腼腆。
从闲谈中得知,60年代初期,他如愿以偿的做了一名医生。在医院他主要是负责儿科门诊临床工作。在数十年的门诊中,病员多、门诊量大,平均每天接待量多达100多人/次,年均接待量达3万多人/次。在这繁忙的工作中由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将病人视为亲人,因此得到病员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
刚当上医生那会儿,他不辞辛劳,常年自告奋勇参加县里医疗系统组织的农村巡回医疗组,经常住村驻社,为贫下中农送医上门,解决疾苦。白天的田间地头就是他治病救人的场所,晚上在油灯下还要翻看医书,书写诊断笔记,总结治疗心得与经验,这期间他跑遍了阆中城乡的山山水水,凭着自己勤奋的摸索,积累了大量的中医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掌握大量医治病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在六七十年代时,由于国家贫穷,老百姓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农村接生更是消毒不严,新生儿感染率高,在门诊接待中经常碰到新生儿破伤风患者(中医称为撮口风、四六风),此病属重大疾病,随时可让新生儿夭折,但他医技高超,对症下药,妙手回春,前后共治愈了47例患儿。
七里乡许家岩村的许世成之子,男,出生4天,被县医院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并通知家属放弃治疗,后其父母实在不甘心,抱着死马作当活马医的心态,送到杨医生这里来,乞求他能起死回生。当时患儿不能张口吃奶,一动头就抽搐,通过他丰富的临床经验,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多种办法,有效施药,治疗两周后患儿痊愈,目前健康生活已近50岁,身体状态良好且无任何后遗症。白塔乡李家嘴李先清之子,一对双胞胎男孩,也是由于在家自己接生感染破伤风(撮口风),同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现40几岁身体健康无后遗症。
这期间他还运用一些民间偏方,土洋结合,对当时农村流行较广,传染性强又难以治愈的小儿脑膜炎,黄疸型肝炎、胆道蛔虫,腮腺炎等病的治疗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获得了地县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广泛的赞誉,被县里点名要去参加人民医院组织的脑膜炎抢救组,负责中医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治愈的患者从无后遗症,至今仍有过去被他抢救过的患者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中年时的杨勤修
“我的父母从来就灌输我们一生与人为善,老师教我们时首先是讲医德,医者父母心,不仅治病,还要兼济苍生……”说起这一段,杨老爷子十分动情。他在常年的医务工作中,总是抱着菩萨心肠,特别对家庭贫困者和孤寡老人更是十分地关爱与照顾,经常义务免费地为他们治病送药,嘘寒问暖,赢得了古城人的敬重和爱戴。
八十年代初,他进入到四川省中医学院进修儿科三年,再一次拓宽视野,系统性地加强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回中医院后,他将所学全部运用到中医儿科的临床实践上,凭着自己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挚爱和专研,对中医儿科总结出很多十分珍贵的临床经验,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等树立了独特的见解并成功掌握了很多有效的医治手段。后来,他担任了中医院副院长,虽然走上领导岗位,除搞好行政工作外,大部分时间仍然奔忙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每天门诊看得病人有时高达一百七八十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多次荣获了四川省卫生厅市先进工作者、县(市)卫生局、医院授予的优秀党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先后被选为阆中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南充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986年、1995年两次参加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并三次发表学术论文,受到了学术界专家、教授们极高的评价。
几十年获得的各类奖状、荣誉证书塞满了一抽屉。不过,杨老先生淡泊名利,并不看重这些,注重的却是病人的口碑和医疗的效果。
儿科,过去一度是不被医疗队伍看好的专业,既细碎又繁琐,很多时候费力不讨好,特别在独生子女多,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今天,风险很大,需要医生既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付出极大的耐性和细致。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20多年前医学界就流传的调侃至今仍是如此。但杨老爷子却非常热爱这个专业,每当看到经他手医治好或抢救回来的小孩又回到天真烂漫,活波可爱的状态时,他内心都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03
“我看了一辈子的病,至今还在不断学习总结,反复琢磨,经常回访病人,比对结果,找到病症治疗的最佳办法”。一次,一个被西医诊断为荨麻疹的农村小孩在医院治疗久不见好转,反而进一步大面积红肿,溃疡,孩子被折磨的痛苦万分。最后抱到杨老爷子处求医。老爷子仔细观察病情后发现,初看的确象过敏性的荨麻疹,但病灶在四肢的分布却是一边有一边没有,而且每个红肿处均有破损,像是叮咬的痕迹。杨老爷子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眼看出这个孩子生活在农村,经常在野地里玩耍,应该是被虫咬所致而引起的皮疹。果不其然,病症一找到,很快便治愈。
羊角风也是小孩当中比较难以治愈的病症。一次,他听一位老农说起过去民间有用老鹰的爪爪熬水能治愈的说法。于是,他用此法再结合自己的经验,配伍了一种特效的中药,对羊角风治疗很有效果,治愈过很多患者。过去难治的小儿麻痹症,骨髓炎,他也成功地用中医“土方法”治愈了不少病例,所以古城里很多人说,杨老爷子治疗疑难杂症很有一套,土办法特别多,是当之无愧的高高手!
杨老爷子毫不掩饰地说,虽然如今医疗科技高度发达,但是中医药仍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奇葩。中医药有它的独特疗效之处,特别在小儿慢性病的防治上均有比西医更好的医治效果。
的确,在民俗君看来,祖国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续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中医药至今能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2000年退休后,由于医术高明他仍被阆中市中医院返聘,尽管医院福利待遇微薄,但杨老爷子仍然爱岗敬业,继续在儿科门诊临床治疗长达十余年,直至2012年才回家修养。由于在几十年的医疗工作中得到古城广大患者的认可及信任,加之阆中目前比较缺乏中医儿科优秀的专业医师,虽已退休,但前来家中求医问药的病人从不曾中断,络绎不绝。
看得出,社会在呼唤他,古城老百姓需要他。医者仁心,本着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爱,他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愿意把自己一生所学奉献给社会,发挥余热,后经卫生局批准,他在家开起了中医儿科诊所——“杨勤修中医诊所”,每天照常坚持为前来求诊的患者治疗,耄耋之年的他矢志不渝地依旧奔忙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真是令人敬佩的名老中医,古城患者幸胜!
道别杨老爷子后,我移步古城,徜徉在熙熙攘攘的街道,望着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心中不禁感概:古城阆中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硕深厚,交织着风水、天文、科举、古建筑等众多璀璨而优秀的文化,而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又何尝不是与它们交相辉映,熠熠光华。有道是:杏林春暖,悬壶济世;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愿它,枝叶常新常绿,后继有人,永远繁茂的盛开在古城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