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小常识(中医诊疗小常识)

本文目录一览

诊治心系疾病

诊治心系疾病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心系疾病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

常用方:万氏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清营汤。常用药:黄连、栀子、连翘心、玄参、丹参、朱莲心、大青叶等。011 镇心宁神法 用于心神不宁证。惊悸、失眠等症。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心律不齐、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心悸:心悸,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常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胸痹: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轻者近感胸闷隐痛,呼吸欠畅,重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中医关于甲状腺疾病的成因与治疗的知识

1、中医认为甲状腺疾病主要与情志失调有关,影响肝胆脾胃为主,与五脏六腑脱不了关系。七情是内在原因;外因就是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不内外因就是饮食、劳伤。世界上疾病离开不了这三种原因。

2、中医对于甲状腺疾病,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方法,比如针灸治疗、穴位埋线、耳豆压穴、梅花针疗法、 *** 推拿、艾灸疗法、穴位贴敷,都卓有成效。另外,西医的药物治疗副作用会比较大,而中医虽然治疗时间稍长但副作用比较小。

3、首先是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和饮食及水土失宜、先天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长期愤郁恼怒或忧思郁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调达,津液不能归正化而凝聚成痰。气滞痰凝,用结颈前,则形成瘿病。

4、中医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一致认为,水土因素、情志内伤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吕氏春秋》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说明本病与地理环境有关。

5、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通常有四种方案: *** 风池穴、天容穴。

6、甲状腺结节在中医学中可以归属于“瘿”病的范畴,有关瘿病的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神农本草经》认为“海藻”可“主瘿瘤结气”。

有趣的中医艾灸小知识

以刺破表层皮肤为度,这时有血水渗出,然后用艾条对准针刺部位进行温灸,以皮肤感觉到温热为度,开始艾灸时间要长一些,至少要1小时以上,每天1次,后面可以艾灸半小时算一次。

这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是 :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

改善体质 艾灸对慢性泄泻、皮肤病、哮喘等疾病,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而达到调理目的。临床上这类患者坚持做艾灸,可以改善症状,治愈的例子也有很多。

“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 *** ,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 *** ,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强身益寿。中医讲究治“未病”即亚健康或者一些潜伏病,艾灸补阳气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有未雨绸缪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