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邵雍十首最好诗?
邵雍十首最好的诗是:《愁恨吟》《谢人惠石笋》《思虑吟》《诗书吟》《民情吟》《宽猛吟》《自问二首·年来因甚可吟诗》《尧夫何所有》《过比干墓》《故连昌宫》。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邵雍十首预言诗?
01
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宋室偏安)
不信黄金是祸胎(金人入寇)
02
湖山一梦事全非(建都临安)
再见云龙向北飞(元兵入临安恭宗北狩)
三百年来终一日(帝 )
长天碧水叹弥弥(帝 赴海)
03
天地相乘数一原(元凡十世)
忽逢甲子又兴元(元世祖忽必烈)
年华二八乾坤改(元祚八十八年)
看尽残花总不言(宦官扑不花)
04
毕竟英雄起布衣(明太祖崛起微贱)
朱门不是旧皇畿(改都金陵)
来燕子寻常事(燕王篡位)
开到李花春已非(李自成作乱而明祚亡矣)
05
胡儿骑马走长安 (清兵入关)
开辟中原海境宽 (夷人通商)
洪水乍平洪水起 (洪秀全黎元洪)
清光宜向汉中看(辛亥八月武昌起义)
06
漫天一白汉江秋 (武昌起义民军尚白)
憔悴黄花总带愁 (黄兴)[黄花岗]
吉曜半升箕斗隐 (袁世凯 *** 南北讲和)
金乌起灭海山头 [金乌者日也 海山者岛也]
07
云雾苍茫各一天
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 [日军侵华 ]
还有胡儿在眼前 [满洲国1932-1950]
08
如棋世事局初残
共济和衷却大难 [共和]
豹死犹留皮一袭
最佳秋色在长安 [延安与长安同义]
09
火龙蛰起燕门秋
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梨'[奇]花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须愁 [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10
数点梅花天地春 [冬去春来大吉也]
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寰者大地也 通环也]
四海为家孰主宾 [四海一家乌托邦]
千家诗中邵雍的诗?
邵雍《七律·插花吟》千家诗鉴赏。
作者:宋?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文人,著名道学家。祖籍范阳,其父徙衡漳,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百源上,故后世又称其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仕,隐居洛阳,自名“安乐先生”。喜饮酒,命之曰太和汤,饮不过多,不喜太醉。曾作诗曰:“酒未微酡,自先吟哦,吟哦不足,遂及浩歌。”有《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集则有《伊川击壤集》。
北宋哲人邵雍的两首哲理诗?
1.《仁者吟》: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无伤。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相防。
2.《心安吟》: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三春咏怀古诗作品?
应该是邵雍的《山村咏怀》吧。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邵雍(安乐先生,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出生于林县上杆庄,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
其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代表著作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官田诗词?
是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 原文: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话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无忧无虑亦无求谁写的?
无忧无虑亦无求谁写的?是宋朝的邵雍写的。无忧无虑又无求,何必斤斤计小筹?
《知足诗》给人的提示,也同时反映在清小说《醒世姻缘》里的一段话:“终日忙忙只思饱,食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样皆具足,便想娇容美貌妻。娶得三妻并四妾,出门无轿少马骑。良田万顷马成群,家里无官被人欺。七品八品犹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君王作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神仙下局棋。”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在欲望面前,如果不知足,最终一切愿望都可能落空。
山村一去二三里古诗?
山村一去二三里,出自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诗人在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