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写水和智慧的诗词?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七律·人民 *** 占领南京》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道家开悟的诗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大智若愚的四言诗句?
1.大巧若拙。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2.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北宋文学家 苏轼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4.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自己聪明智慧,要保持愚笨的样子;功劳覆盖天下,要保持谦让的样子;既勇敢而力气盖世,要保持怯弱的样子;财富拥有全天下,要保持谦逊的样子,这就是所谓谦让了再谦让的办法。
静能生智慧下半句?
“静能生慧”下一句是“动能成昏”。意思是心静就能产生智慧,心乱就容易昏沉。该句出自唐代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篇:“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
《坐忘论》是唐代司马承祯(一说赵志坚)创作的道教典籍,《坐忘论》认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可宝贵的是道。《坐忘论》吸收止观禅定之说,其宗旨就是讲述修道的“阶次”。《坐忘论》分《敬信》、 《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7章。另有石刻本神形《坐忘论》。
形容智慧的古词?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小胜于智,大胜于德出自道家吗?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出自《世说新语·笺疏》,里面讲到,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浅显易懂,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靠聪明才智,但更重要、更根本的是靠优秀的品德。
关于智慧和眼界的古诗?
1、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出自宋·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行乐尽欢娱,眼界尤妍媚。——出自宋·廖行之《卜算子》
3、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出自唐·无名氏《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4、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出自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5、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出自丰子恺《登天都》
6、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道家十六句经典语录?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4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